
在国电集团所属的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的安全生产运营监控中心,记者看到了一个现代化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电子显示屏上密集地标注着该公司在全国各地的100个风电场,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切入到任何一台风电机组进行查看,实时监控其运行状况。负责人介绍,利用这套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公司全部6934台风电机组进行运行优化和发电量对标管理,挖掘不同机型潜力,提高机组发电量。
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同时也得益于国家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龙源电力的风电产业开始突飞猛进,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底,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达到1057.3万千瓦,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894.5万千瓦(含收购),稳居亚洲第一,世界排名升至第二。由龙源电力规划建设的东北、内蒙古、东南沿海、新疆、甘肃、河北六大风电基地,覆盖着全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11个省份,并累计完成风电储备630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规模。
随着国内风电过快、过热增长,龙源电力开始悄然放缓对限电地区风电的开发,将目光投向技术要求更高、潜力巨大的海上风电场、内陆高海拔和低风速风电场。经两年的探索实践,龙源电力在江苏如东建成了13.1万千瓦海上(潮间带)风电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率先掌握了海上风电单桩沉桩等核心施工技术,并取得了多项海上风电施工专利,为今后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龙源在安徽来安建成国内首座25万千瓦大型低风速风电场,对于促进我国内陆低风速地区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龙源电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加拿大、美国、匈牙利等海外风电市场。2009年,龙源电力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南非穆力洛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南非风电合作开发协议;2011年,龙源电力与加拿大梅兰克森电力公司成功签署了1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收购协议,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境外投资新能源项目的国有发电企业,在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估计在2~3年之内,龙源将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信心十足地说。
这,仅仅是国电集团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众多重量级科研成果之一。来自国电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十一五”以来,国电集团累计获批成立6个国家级研发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共承担国家“863”项目和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9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7项,累计获得专利363项,专利数量可比企业最多。仅2011年就新增专利190项,同比增长9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减排日趋重视,这几年各类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舸争流,一帆独扬。2004年,国电集团整合所属高科技产业,国电科环集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多功能于一身,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路高歌猛进。等离子体无燃油点火技术、催化剂烟气脱硝技术、电站余热综合利用技术、自动化DCS控制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一大批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迅速占领了国内外市场,不但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为国电新能源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国电科环副董事长叶伟芳介绍说,仅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应用装机已达到2.5亿千瓦,为电厂节省的原油资源相当于胜利油田半年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