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西南、南方、华东地区项目单位造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项目单位造价最低。西南、南方、华东等地区建设条件复杂,普遍涉及复杂地质基础处理,场内交通及电力线路工程投入较大,用地成本较高,部分地区受高海拔、覆冰或强降雨等施工干扰因素影响,单位造价较高。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项目场地条件相对较好,叠加规模化开发因素,单位造价相对较低。各地区陆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成本受基础建设条件、气候、海拔、送出条件、征地以及其他非技术成本影响,普遍存在一定差异。
(3)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进一步提高,持续推动风电项目单位造价下降。2024年10月,15MW风电机组SI-270150在吉林通榆成功吊装,刷新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两项纪录,标志着中国大容量机组研究制造工艺及施工工艺进一步成熟。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增大,初期投资虽然相对较高,但单位容量设备购置费得以降低,风机基础数量也得以减少,单位造价进一步降低,发电效率也显著提高。目随着机组数量的减少,运维成本也呈降低趋势。
主要设备价格情况:陆上风电机组价格继续保持较低价位,全年中标均价为1350元/kW(不含塔筒,下同)。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年陆上风电机组累计招标容量约200GW。风电机组中标价格呈现“先降后升”态势,上半年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市场竞争影响,价格持续走低,最低中标价跌破1000元/kW水平。下半年机组价格企稳回升。全年中标均价约为1350元/kW。从年内招标采购价格变化趋势来看,2024年行业整体呈现从低价竞争向价值回归的趋势。
(2)海上风电项目单位干瓦造价水平区域化特性明显。结合国内不同海域基本建设条件以及施工窗口期特点,整体可划分为四类建设海域:江苏、山东、河北、广西、上海、天津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域项目离岸较近,水深适中,施工窗口期较好,海床地质多为粉砂,造价最低;辽宁、海南海域水深略深,造价次之;浙江、广东海域水深较深,存在局部深淤泥层或嵌岩,海缆避让干扰因素多,成本略高;福建海域普遍存在嵌岩,施工窗口期少,成本最高,但风资源较好。